我要报名
小手拉大手亲子驿站第31站--腊八节

一、活动主题:腊八节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二、活动时间
2016年1月15日(星期五)晚上19:00--20:00
请大家遵守时间,为了不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超时15分钟之后就不能进入了。

三、活动地点
金色江南四期100号楼102室

四、参加对象
3-6岁孩子及家长 参与人数12组 人数有限,请大家尽早报名,谢谢
最后的参加名单茜妈会公布在“小手拉大手亲子驿站”微信群里,必须确认后才可参加。

五、关于费用
此次活动费用5元。

六、注意
如果有妈妈愿意来做故事妈妈或者才艺妈妈,教小朋友做做手工等或者小朋友愿意在活动中做一些和主题相关的活动,比如讲故事,跳舞,表演等等,请与茜妈联系,茜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内容衔接。

故事妈妈和才艺妈妈直接拥有名额。

七、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之一:才艺表演


主题活动之二:绘本阅读


书名:《腊八节的故事》
作者:作者:方骏绘 司南改编
出 版 社:连环画出版社


故事概述:《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她对丈夫说:“有单衣,有棉被,织布不如把觉睡。”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最为贴心的是,我们还在末尾附上了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有趣的习俗,孩子们在听完故事,还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主题活动之三:品尝腊八粥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主题活动之四:认识五谷杂粮

八、报名方式
直接在“梁溪社区”微信平台报名,操作步骤如下:
登陆梁溪社区公众平台,扫一下二维码关注平台
下拉菜单社团风采--社团组织--小手拉大手亲子驿站--社团活动--最新活动公告--点击右下角“我要报名”--完成报名信息。

阅读365